

知識點教285
文/劉改英
據說越南的男子熱衷于戴綠帽子,顏色越深表示地位越高。而在中國,綠帽子則是男人最排斥和痛恨的。
"綠帽子"在今天是一個貶義詞,尤其是已婚男人,誰也不愿意被扣上"綠帽子"。其實,在中國文化里,"綠"似乎向來不受待見。
《廣韻》中解釋綠為"青黃色",孔穎達注疏"綠,蒼黃之間色"。表明綠是一種中間色而非正色。古人以正色為尊,所以身份高貴的人是不穿綠色衣物的。
古代身份高貴的人是不穿綠色衣物的
在等級分明的古代,綠色衣物是身份低賤者的專屬。我們在這里所說的"綠"并非全是純綠色,也包括與綠的視覺效果接近的青色、藍色等。
春秋時,有賣自己的妻女求食者,謂之娼夫,以綠巾裹頭,以別貴賤。可見,這時候,裹綠頭巾已經有了羞辱的意味。
戰國時期,軍隊中有"蒼頭"一說,指的是從頭到頸部都裹以青布的士兵。"蒼頭"在士兵中處于較低的等級。
古代樂工等身份低賤者常著綠色衣物
到了漢代仍然如此。館陶公主家的庖人董偃第一次拜見漢武帝,頭裹綠幘。漢代蔡邕《獨斷》卷下說:"幘者,古之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。"卑賤者不允許戴帽子,用綠布纏裹頭發。所以對于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"董君綠幘"一語,唐代顏師古注釋說:"綠幘,賤人之服也。"
唐代的李封為延陵令,"吏人有罪,不加杖罰,但令裹碧頭巾以辱之,隨所犯輕重,以日數為等級,日滿乃釋。吳人著此服出入州鄉,以為大恥,皆相勸勵,無敢僭違。"可見在當時,"裹碧頭巾"已經成為了一種恥辱。
古人以裹碧頭巾為恥
到了元代,更是明文規定倡優(娼妓及優伶的合稱)家男子必裹青巾,以作這類卑賤人家的標志。《元典章·禮部服色》:"至元五年,準中書省札,娼妓之家,家長并親屬男子裹青巾。"
久而久之,人們便用"綠頭巾"一次來形容那些妻子在外有不檢點行為的男子。如明代郎瑛在《七修類稿·辯證類·綠頭巾》中說:"今吳人罵人妻有淫行者曰綠頭巾。"
"綠帽子"成了中國男人的噩夢
清代以后世人日常多不裹頭巾,而是戴瓜皮帽子,便又由"綠頭巾"引申出"綠帽子"一稱。一直沿用至今。
(編輯 余佳)
男生擦进女人下身全视频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